在山西当前光伏备案周期缩短背景下,2025年4月30日前备案且5月31日前并网的项目可沿用原有政策,企业需在此窗口期内完成并网以锁定收益;而5月31日后并网项目将面临电价市场化及自用电比例要求等新规,需通过优化技术方案满足政策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政策背景下的时间窗口
山西省能源局最新政策明确,2025年4月30日前已备案且于5月31日前并网投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仍按原有政策执行。这意味着企业需在5月31日前完成并网,才能享受政策红利,否则将面临电价市场化等新规约束。
新规对并网时间的影响
新老政策分界点:2025年5月1日成为政策执行的关键节点。在此之前并网的项目,可沿用全额上网等原有政策;5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需按增量标准重新审批,面临成本激增风险。
电价市场化改革:2025年6月1日后并网的项目,电价将完全市场化,通过竞价形成机制电价。市场电价高于机制电价时需返还差额,低于时则补足差额,收益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光伏并网的关键时间节点
5月31日前并网:企业需在此时间节点前完成并网,以锁定原有补贴或电价政策红利,避免因政策调整导致收益下降。
6月1日后并网:项目需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工商业分布式电量上网比例由省级细则动态调整,企业需提前规划电力消纳方案。
优化并网时间的策略建议
加快项目推进:企业应提前完成项目选址、备案、电网接入等前期工作,确保在5月31日前完成并网。
技术方案优化:针对自用电比例要求,企业可通过配置储能系统、优化电力调度等方式,提高自发自用电量占比,降低余电上网比例。
政策风险评估:企业需密切关注政策动态,评估新规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及时调整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