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省外输送项目为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以下是对其的详细说明:
一、工程概况
投运时间:2025年5月8日正式投产运行。
起止点:工程起于甘肃庆阳换流站,止于山东东平换流站。
途经省份: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
线路全长:915公里。
总投资:202亿元。
输送能力: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相当于近1000万户家庭1年的生活用电量。
二、工程特点与意义
多能互补:工程配套电源14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050万千瓦(风电、光伏),并首次在送端基地配置储能105万千瓦,将风、光、火、储能等不同形式的能源打捆外送,实现多能互补,提高电力余缺互济,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
技术突破:作为我国首个一次性全容量投产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首个探索并应用“双八百”(即±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特高压直流标准化成果的示范工程,首个应用国家“1025”专项攻关成果突破特高压“卡脖子”技术的示范工程,陇电入鲁工程在技术上实现了多项突破。
节能减排:工程投运后,甘肃的煤电、风电、光伏发电“打捆”送往山东,将满足山东约4%的年度用电需求。在缓解电力保供压力的同时,山东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约600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
三、工程实施与成效
实施过程:陇电入鲁工程于2023年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建成。工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多家单位勘察设计、参建,如中国能建所属多家单位、天津电建、中南院、陕西院等。
成效显著:随着陇电入鲁工程建成投运,甘肃目前已投运两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此外还有两条正在建设或谋划建设。预计到“十五五”中期,甘肃电网将形成“四直多交”外送格局,构建起“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绿色能源大动脉。届时甘肃每年至少会有1600亿千瓦时的电量送往全国各地,相当于现在甘肃省一年的用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