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BB(无主栅)技术是当前光伏行业“微创新”中的核心方向,其通过取消主栅、优化栅线设计,在降本增效、技术兼容性及产业应用层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成为行业突破内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以下从技术原理、核心优势、应用进展及未来趋势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技术原理:重构电池电流导出路径
0BB技术通过消除光伏电池中的主栅(Busbar),仅保留细栅(Finger),并采用更细的焊带直接连接细栅以导出电流。这一设计实现了三大突破:
减少遮光面积:主栅的取消使电池受光面积增加,提升光吸收效率;
降低银浆消耗:主栅通常需大量银浆(占电池成本约10-15%),0BB技术可减少银浆用量20%-40%,尤其在HJT(异质结)技术中效果显著;
简化工艺流程:电池片串接工艺更简洁,生产效率提升,同时支持硅片减薄(解决薄片化后的隐裂、断栅问题)。
二、核心优势:降本增效与场景拓展
成本直降:
银浆成本占电池非折旧成本的27%,0BB技术可降低单瓦银浆成本0.03-0.05元,对HJT、BC(背接触电池)等高银耗技术路线降本效果更明显。
工艺简化减少封装材料使用,进一步压缩生产成本。
效率提升:
焊带直径缩小使遮光面积减少,电流传输距离缩短,功率损耗降低,组件功率可提升5W以上。
双面率提高(HJT组件双面率达90%以上),弱光效应优化,发电增益显著。
技术兼容性:
HJT厂商通过0BB技术将生产成本降至与TOPCon持平;
BC技术通过0BB实现背面效率提升,应对TOPCon竞争。
0BB可与HJT、TOPCon、BC等主流技术路线无缝结合,成为技术迭代的“通用底座”。例如:
场景创新:
支持垂直安装等新型应用模式,优化发电曲线(平抑午间光伏发电高峰),节省占地面积,拓展农业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场景。
三、应用进展:头部企业领跑,渗透率加速提升
量产突破:
HJT领域: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等已实现0BB组件量产,华晟通过0BB技术将组件功率提升至730W左右,双面发电效率超90%。
TOPCon领域:晶科、晶澳、通威等推出0BB组件,晶科能源通过0BB技术降低TOPCon组件银耗,提升功率至600W以上。
BC领域:隆基、爱旭等主流厂商采用0BB技术,提升组件双面率至85%以上。
专利布局:
截至2025年3月,光伏组件企业申请的0BB相关专利达575个,其中271个处于有效期,2021年以来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反映技术成熟度提升。
市场渗透:
机构预测,2024年下半年0BB技术渗透率达30%,2025年将超50%,成为行业标配。
四、未来趋势:技术融合与生态共建
技术融合:
0BB与钙钛矿叠层、少银/无银化(如银包铜、铜电镀)等技术结合,推动电池效率突破28%,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
例如,HJT+0BB+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已突破32%,中试线量产在即。
生态协同:
隆基绿能联合产业链打造BC生态圈,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华晟新能源与核心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构建异质结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头部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合作”构建生态圈。例如:
智能化赋能:
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0BB组件生产与运维,优化工艺参数、提升良率,并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电站运行状态,减少故障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