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国网区域内现货正式连续运行的省份中,山东、蒙西、甘肃三地光伏现货交易均价出现极端低价,其中山东最低均价达0.01元/kWh(即10元/MWh),具体分析如下:
一、最低价出现背景:山东光伏现货市场
价格波动核心逻辑
山东光伏现货价格环比上涨310.75%,但上旬光伏出力较小(发电量低),中午时段因负荷需求集中且光伏供给有限,均价被拉高;而下旬风电出力过小,叠加光伏午间发电高峰,导致市场供需失衡,部分时段出现极端低价。数据支撑
2025年5月,山东光伏现货均价环比上涨310.75%,但最低价出现在烟台日内现货市场,低至80元/MWh(即0.08元/kWh),而整体均价受高峰时段拉动显著。
山东政策规定:风电场、地面光伏电站90%电量执行政府授权合约电价(保底价),仅10%参与现货交易,进一步放大了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
二、其他地区光伏现货价格表现
蒙西:价格反弹但波动剧烈
5月光伏价格环比上涨117.72%,因风光出力均下降导致市场价格走高。
阻塞问题突出:呼包东与呼包西两价区价格差异显著,呼包东价格曲线更平缓,但整体仍受风光出力不均影响。
甘肃:需求驱动价格上涨
需求增长快于供给,风光价格“搭便车”上升,光伏现货价格随市场整体上行。
浙江:价格曲线复杂但无极端低价
光伏出力虽较上月下降,但上午至午后时段价格显著下降形成低谷,凌晨至早峰、傍晚至晚峰价格较高,整体未出现类似山东的极端低价。
三、价格分化原因分析
供需关系
山东、蒙西因风光出力不均(如山东下旬风电出力过小、蒙西风光同时下降)导致供需失衡,价格波动剧烈。
甘肃需求增长快于供给,价格受支撑;浙江因出力相对稳定,价格曲线更平缓。
政策影响
山东、浙江执行“90%合约电价+10%现货交易”模式,现货市场占比低但波动大。
甘肃、蒙西未明确此类比例限制,市场自由度更高,但受供需影响更直接。
市场机制
山东现货市场因负荷集中、风光出力时段错配,导致午间价格极端分化。
蒙西阻塞问题加剧价区差异,甘肃需求驱动特征明显。
四、行业影响与趋势
收益风险加剧
极端低价(如山东0.01元/kWh)可能压缩企业利润,倒逼光伏项目优化发电时段管理或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政策调整预期
山东、浙江等省份可能调整合约电价与现货交易比例,以平滑价格波动。
甘肃、蒙西或通过加强跨区输电能力(如解决蒙西阻塞问题)优化市场供需。
技术升级需求
储能技术普及可平抑发电波动,减少对现货市场极端价格的依赖,提升项目收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