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核心内容及影响如下:
一、总体目标
2027年目标
构建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体系,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根基夯实。
人工智能赋能能源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应用广泛深入。
推动5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挖掘10个以上可复制示范项目,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
培育一批研发创新平台,制定百项技术标准,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金融支撑体系。
2030年目标
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世界领先水平。
算力电力协同机制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
技术实现跨领域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勘探、新能源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落地。
形成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完善政策体系。
二、重点任务
人工智能+电网
智能规划与设计:构建电力供需预测、电网智能诊断、规划方案生成等应用,推动规划设计智能化。
调度运行:构建新能源功率预测、负荷预测、极端应急处置等系统,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设备运维:推动电力设备故障预测性维护,打造具备自主感知、决策能力的智能体。
应急能力:构建灾害风险预警、损毁分析、应急决策系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人工智能+能源新业态
虚拟电厂:实现大规模灵活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参与电力市场智慧交易。
绿氢生产:融合风光功率预测、电解槽温度等数据,构建全链条智能调控系统。
园区降碳:基于光伏、储能数据优化能源调度,形成“碳-能-费”智能协同模式。
新型储能:提升多类型储能协调控制能力,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应用体系。
人工智能+新能源
功率预测:推动高精度功率预测大模型发展,支撑广域新能源资源协同优化。
智能运维:促进偏远地区新能源场站智能运维,打造“气象预测+功率预测+智慧交易+智能运维”一体化模式。
其他领域
水电:推进高寒地区水电工程智能化建设,提升流域水电站群智慧调度水平。
火电:围绕清洁降碳、高效调节方向,推动火电运行控制系统智能化。
油气:推动勘探地质目标智能评价、钻井压裂参数智能调整等应用。
三、保障措施
数据基础:构建高质量能源数据集,推进数据分类分级、隐私计算等技术研发。
算力支撑:开展多元异构算力统一调度、存算网一体化融合等关键技术攻关。
模型能力:推动模型算法安全建设,加大多智能体协同、可解释性等技术研究。
绿色低碳:突破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技术瓶颈,鼓励数据中心液冷、废热回收等技术应用。
四、对云南省新能源项目的影响
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新能源功率精准预测,优化电力调度,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推动虚拟电厂、分布式储能等新业态发展,提升负荷侧动态响应能力,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降低运维成本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设备故障预测性维护,减少人工巡检频次,降低运维成本。
偏远地区新能源场站可通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提高运营效率。
增强市场竞争力
构建“气象预测+功率预测+智慧交易+智能运维”一体化模式,提升新能源项目收益稳定性。
参与电力市场智慧交易,优化电价策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人工智能与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云南省能源结构转型。
吸引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提升云南省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