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市为鼓励企业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对获评企业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以下是具体分析:
政策背景与目标
慈溪市通过顶层设计、先行先试,着力打造低碳零碳先行市,将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落实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为此,慈溪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以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奖励政策内容
根据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2025年慈溪市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对获评慈溪市零碳(近零碳)工厂的企业,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这一政策旨在通过经济激励手段,引导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投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
政策实施效果与案例
企业积极性提升:奖励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企业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投入。
绿色制造体系完善:慈溪市通过制定零碳(近零碳)工厂评价办法与零碳(近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在能源、资源、产业等多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工艺普及、产品应用推广和管理机制创新实践。这有助于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成功案例涌现:慈溪市已有企业成功创建零碳(近零碳)工厂,如禾隆新材料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使用绿色电力、购买绿证、产品碳足迹认证、搭建能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等方式,实现了工厂零碳(近零碳)排放。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政策配套措施
除了直接的奖励政策外,慈溪市还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支持企业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
搭建服务平台:慈溪市搭建了碳管理服务平台,在智能家电全球创新中心核心区开展工业企业碳管理综合服务创新试点。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等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加快绿色改造:慈溪市引导企业实施绿色环保、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工业节水技改等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推动规上企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整体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为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奠定基础。
强化政策引导:慈溪市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慈溪市加快发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作方案》等,明确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企业加快建设零碳(近零碳)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