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9月25日首次将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抽检,旨在防范行业非理性竞争带来的“低价低质”风险。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归纳:
一、事件背景
时间:2025年9月25日
机构:市场监管总局
事件: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将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纳入国家专项抽检。
二、抽检目的
防范低价低质风险:随着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产品质量。此次专项抽检旨在遏制行业非理性竞争态势,防范可能出现的低价低质风险。
提升产品质量供给水平:通过专项抽检,市场监管总局希望推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三、抽检范围与力度
抽检范围:此次专项抽检针对光伏组件和新能源汽车整车等关键产品。
抽检力度: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164类产品、1.6万余批次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目前已完成抽样工作。同时,全面加大网售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力度,抽查批次较2024年增加70%,并将重点针对低价产品开展抽查。
四、行业影响与意义
对光伏行业的影响:专项抽检将促使光伏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专项抽检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对消费者的影响:通过专项抽检,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更加安全、可靠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品,保障自身权益。
五、市场监管总局的其他举措
源头准入管理:市场监管总局加快修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制度,严格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管理和证后监管,对获证企业生产能力进行监督检查。
严打违法行为:针对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充电宝、羽绒服等重点产品,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和集中整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
推进赋码核验:以涉及安全的产品为重点,推进开展燃气灶具、电磁灶、童鞋等10种重点产品赋码核验试点工作,构建生产源头赋码、平台验码亮码、消费者识码用码机制。